18932520928 免费咨询热线:400-018-6585

高耗能行业重点能耗监测系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

更新日期:2021-11-16   文章来源:秩名
一、突出标准作用
 
        对标国内外生产企业先进能效水平,确定高耗能行业能效标杆水平。参考国家现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确定的准入值和限定值,根据行业实际情况、发展预期、生产装置整体能效水平等,统筹考虑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保持生产供给平稳、便于企业操作实施等因素,科学划定各行业能效基准水平。领域范围和标杆水平、基准水平,能源管理系统视行业发展和能耗限额标准制修订情况进行补充完善和动态调整。

       二、能源管理系统功能:


1. 降低能源系统运行管理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大型企业的能源系统规模较大,结构复杂。传统的现场管理、运行值班和检修及其管理的工作量大,成本高。能源监测系统的建设,将为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中发挥重要示范作用。中小企业虽然能源数据少一些,能源监测将更加直观有效。系统的可以实现能源计量统一监控,简化能源运行管理,减少日常管理的人力投入,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2. 向能源监测要效益 

减少能源监测环节,优化能源监测流程,建立客观能源消耗评价体系,能源监测系统的建设,实现在信息分析基础上的能源监控和能源监测的流程优化再造,实现能源设备管理、运行管理,有效实施客观以数据为依据的能源消耗评价体系,绩效考核体系,奖惩体系,能源监测系统配合管理手段实现降低能源监测成本和能源消耗成本,提高能源监测的效率,及时了解真实的能耗情况和提出节能降耗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终实现向能源监测要效益。
 
三、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政策

整合利用已有政策工具,通过阶梯电价、国家工业专项节能监察、环保监督执法等手段,加大节能降碳市场调节和督促落实力度。推动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向节能减排效应显著的项目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落实节能专用装备、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加快企业改造升级步伐,提升行业整体能效水平。
各地方要深刻认识、高度重视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工作的重要性,充分立足本地发展实际,坚持系统观念,尊重市场规律,细化工作要求,强化责任落实,稳妥有序推动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切实避免“一刀切”管理和“运动式”减碳,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